2020-1-濟南 胡瑞芝
台灣神學院「神學系」委託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代訓課程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大綱
一、課程中文名稱: 助人者的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
課程英文名稱: Helper's self-exploration and self-knowledge
二、授課老師姓名: 胡瑞芝
三、課程目標:
(一)認知:認識助人者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與神學意義
(二)情感:提升助人者的自我效能
(三)行為:培養助人者自省與適時求助的行為
四、課程要求 (評量方式):
自我評估報告60%、課堂作業40%
五、課程簡介:(約150-300字,將刊登於招生簡章上作為文宣內容)
每一個基督徒都需要時時自我省察,恐怕自己內在的光變暗。助人者帶著奉獻的心志服事,在關係中幫助他人成長,更需要時時探索自我的助人動機,以免不自覺的透過助人關係滿足自己的私欲,而忽視求助者的最大利益。本課程透過學理的研討與實務的體驗,激發助人者覺察內在自我,發現成長的契機。
六、教科書:
書 名 | 作 者 / 譯 者 | 出版社/出版年份 | |
1 | 老師自編講義 | ||
2 | 一個輔導者的心靈對話 | 歐祥江 | 香港:亮光,2017。 |
七、課程進度: 每週三 晚上6:40~9:30(3學分)。上課地點:濟南推廣教育中心
週 次 | 日 期 | 課程內容 | 作 業 |
1 | 9/16 | 課程介紹 | 帶一件對個人具有意義的東西來介紹自己 |
2 | 9/23 | 自我探索(ㄧ):我的生命地圖 | |
3 | 9/30 | 自我探索(ㄧ):我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 | 帶鏡子 |
4 | 10/7 | 自我探索(ㄧ):我的陰影面 | |
5 | 10/14 | 自我探索(二):冰山理論 | |
6 | 10/21 | 自我探索(二):家庭溝通模式 | |
7 | 10/28 | 自我探索(三):情緒與自我概念 | |
8 | 11/4 | 自我探索(三):情緒對我的影響 | |
9 | 11/11 | 自我探索(四):我與我的身體 | |
10 | 11/18 | 神學周參加講座 / 不上課 | |
11 | 11/25 | 自我探索(四):行為、信念 | |
12 | 12/2 | 自我探索(四):陪我長大的那些部份 | |
13 | 12/9 | 自我探索(五):界限 | |
14 | 12/16 | 自我探索(五):界限 | |
15 | 12/23 | 溫書假放假 | |
16 | 12/30 | 自我照顧 | |
17 | 1/6 | 期末報告 | |
18 | 1/13 | 期末報告 |
~~ 「我要報名」~~
~~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