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基隆 張志偉
台灣神學院「神學系」委託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代訓課程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大綱
一、課程中文名稱: 哥林多前書
課程英文名稱: First Corinthians
二、授課老師姓名: 張志偉(Isa Walis)老師
三、課程目標:
- 總體掌握《林前》的內容、背景、主要神學/倫理關懷
- 能以建立神學關聯及從細節解經到神學概括而發展主題
- 處理不同觀點的同時能在合理解經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的理念
- 能以在個人生命、教會事工及社會生活中活出上帝的話
- 能欣賞新約對於教會是上帝的話的一部分,並與基督徒生命息息相關
四、課程要求 (評量方式):
- 學生必須準時出席,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30%)。
- 學生必須做課程預備,並將指定的閱讀資料閱讀完成。
- 學生必須在學期中讀完哥林多前書最少二次。
- 學生必須基於哥林多前書的閱讀資料撰寫二份心得報告(每篇報告約2,000-3,000字:包含閱讀摘要和心得 — 第一篇期中考繳交;第二篇期末考繳交 — 70%)。
五、課程簡介:
閱讀哥林多書信讓我們看見,保羅如何站在基督福音的基礎上(十字架與復活)思想和應用神學,來面對教會的衝突和信徒對基督信仰的誤解。此書信呈現了一個新生的教會如何在新的信仰和異教無所不在的環境中,形塑他們的信仰真理。所以,當我們仔細閱讀哥林多書信時,必須常常提醒自己,這個教會的形成是不斷與當時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磨合。就在這樣相互的衝突之下,我們看見哥林多教會漸漸形塑了他們在基督裡的身分認同。
如今的教會也如同當時的哥林多教會面對許多的衝突和對基督信仰的誤解,我們如何藉著重新閱讀此書信,來反思自身的生命,使基督十字架的真理再一次使我們回歸到基督愛的本質,進而使教會成為上帝的教會,而非屬人性價值觀的俱樂部為本課的核心目標。
六、教科書:
書 名 | 作者/譯者 | 出版社/出版年份 | |
1 | 《哥林多前書》 | 克雷格‧布魯姆伯格 | 香港:國際聖經協會/2002 |
2 | 《哥林多前書注釋》 | 張永信 | 香港:宣道出版社/1997 |
七、課程進度: 每週一 晚上6:40~9:30(3學分)上課地點: 基隆東明教會(基隆市信義區信一路50號)
週 次 | 日 期 | 課 程 內 容 | 每週閱讀範圍 | 作 業 |
1 | 9/21 | 基督教在哥林多城 | ||
2 | 9/28 |
不團結與十字架的道理 (林前 1-4)(一)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33-72 |
|
3 | 10/5 |
不團結與十字架的道理 (林前 1-4)(二)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73-107 |
|
4 | 10/12 |
倫理專題: 教會紀律(林前 5-6)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109-138 影片1 |
|
5 | 10/19 |
倫理專題: 性、婚姻(林前 7)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139-167 |
|
6 | 10/26 |
倫理專題: 祭偶像的食物、權利與自由(林前8-10)(一)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169-193 |
|
7 | 11/2 |
倫理專題: 祭偶像的食物、權利與自由(林前8-10)(二)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195-219 暫訂 |
|
8 | 11/9 |
崇拜專題(一): 性別(林前11:2-16)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221-241 |
繳交期中 讀書心得報告 |
9 | 11/16 |
崇拜專題(二): 主的晚餐(林前11:17-34)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243-256 影片2 |
|
10 | 11/23 |
崇拜專題(三): 屬靈恩賜(林前12-14)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257-274 |
|
11 |
11/30 |
崇拜專題(之四): 屬靈恩賜(林前12-14)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275-311 |
|
12 | 12/7 |
復活(林前 15)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313-343 |
|
13 | 12/14 |
信結語(林前16) |
布魯姆伯格 《哥林多前書》345-367 |
|
14 | 12/21 | 溫書假 不上課 | ||
15 | 1/4 | 綜合討論 | ||
15 | 1/11 | 繳交期末報告 | ||
~~ 「我要報名」~~
~~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