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雙連 張雅惠/佘玉珠
台灣神學院「神學系」委託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代訓課程
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大綱
一、課程中文名稱:⊕ 藝術治療
課程英文名稱: Art Therapy
二、授課老師姓名:張雅惠、佘玉珠
三、課程目標:
1. 初探治療與藝術。
2. 在牧養關懷中加入牧養元素。
3. 學習象徵語言的靈修經驗。
四、課程要求 (評量方式):
1. 課程出席:40%。
2. 作業繳交:30%。靈修心得 (第二週開始每週記錄)(每週繳交並由授課老師批改)。
3. 口頭報告:30%。期中考週教科書讀書報告。
註:課程會有藝術創作,做為期末分享作品,列入出席成績。
本課程學員需自備美術用具:蠟筆、水彩、剪刀、刀片、膠水、雙面膠。
五、課程簡介:
藝術治療是二十世紀新興的心理治療方式;藝術媒材在治療的運用,現今已是相當普遍。
本課程不為欲學習藝術治療專業者開立,本課程適合修習的對象乃是:在教會、職場等服事場域,有興趣運用藝術的元素,來建立關係、提升關懷深度的人。因此參與者無須藝術專修,但卻要願意對人(包括自己)、對治療有深切認識的興趣。
本課程除了對何謂治療有所探討外,也會運用繪畫、書寫..等藝術媒材,提升個人的自我了解與對他人的認識;另外也會涉獵如何運用儀式陪伴喪親者的傷痛。
六、教科書:
書 名 | 作 者 / 譯 者 | 出版社/出版年份 | |
1 | 《建立生命的基督教輔導》(讀書報告用書) | 陳若愚主編、李美斯執編 | 天恩/2015 |
2 | 《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教學進度用書) | L isa D. Hinz著/陳美琴審閱、金傳珩譯 |
七、參考書:
書 名 | 作 者 / 譯 者 | 出版社/出版年份 | |
1 | 《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 | 吳明富 | 台北:張老師文化/2010 |
2 | 《正念與各類型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 | Laury Rappaport/吳明富、陳雪均、江佳芸譯 | 台北:心理出版社/2018 |
3 | 《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 | 梁翠梅 | 台北:華都文化/2019 |
4 | 《青少年藝術治療》 | Bruce L. Moon /許家綾譯 |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
5 | 《藝術治療》 | 陸雅青 |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
6 | 《榮格宗教心理學與聖三靈修》 | 盧德 | 台北:光啟文化/2009 |
7 | 《聖靈來啟蒙—依納爵靈修祈禱指南》 | 拉蒙鮑迪斯塔著/黃美基譯 |
台北市:光啟文化/2019 |
《基督教靈修學》 | 麥格夫著/趙崇明譯 | 香港:基道2004/2004 |
八、課程大綱 :每週四 晚上6:40~9:30 (2學分) 上課地點:雙連教會
週 次 | 日 期 | 課程內容 | 授課老師 |
1 | 9/16 | 緒論 藝術在靈修與牧養上的運用 | 張老師授課 |
2 | 9/23 | 繪畫治療一 | 佘老師授課 |
3 | 9/30 | 繪畫治療二 | 佘老師授課 |
4 | 10/7 | 心靈書寫 | 佘老師授課 |
5 | 10/14 | 悲傷輔導一 | 生命河關懷協會理事長 林翠珍老師與團隊 |
6 | 10/21 | 悲傷輔導二 | 生命河關懷協會理事長 林翠珍老師與團隊 |
7 | 10/28 | 口頭報告 |
教科書讀書報告 張老師、佘老師授課 |
8 | 11/5 | 個體化歷程&聖三靈修 | 張老師授課 |
9 | 11/11 | 個體化歷程&聖三靈修 | 張老師授課 |
10 | 11/18 | 神學週 學生參加講座 不上課 | |
11 | 11/25 | 夢與藝術自療 | 張老師授課 |
12 | 12/2 | 夢與藝術自療 | 張老師授課 |
13 | 12/9 |
期末學習回饋與統整分享會 另邀請參加神學系學習分享會 |
張老師、佘老師授課 |
~~ 「我要報名」~~
~~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