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將帶領學員從認識神的形象特質與耶穌的神性和人性行為模式,
以及新舊約人物的行為模式、動機與態度如何成為新造的人,
透過「DISC 行為模式學」剖析內向、外向、理性、感性的四種類型特質來認識自己與他人,
並跟他人產生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關係。
每一種類型都將從四個面向來探討 :
一、(身)外在行為模式與管理風格。
二、(心)情緒覺察與溝通模式。
三、(靈)耶穌 DISC 行為模式與聖經人物。
四、(群)人際衝突與處理模式。
最後,設定以上四個面向的自我成長與更新目標。
上完本課程,學員將…
1.從認識神的形象、主耶穌行為模式,探索認識自我四大面向 : 身(行為)、心(情緒)、靈(服事)、人際關係並設定成長目標。
2.善用「DISC行為模式學」來探索自己與照顧自己, 更能了解/理解/諒解知己知彼,才能接納自己與他人 !
3.認識領袖的個性與領導風格,發現差異,尋求共識, 才能達到合一的團隊,使服事果效百分百。
4.善用「222原則」成為被信任又能忠心教導他人的人。 ( 提摩太後書2 : 2 )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美國長老教會基督教教育學院碩士
課堂出席率 30% 課後回應 40%(4份) 期末報告 30%(1份)
講師自編講義 肯恩·沃歌斯,(Ken Voges)、隆恩·普朗德(Ron Braund),《知己知彼的秘訣》,林淑真 譯,台北:天恩,2014。
王一平著,《Mo人心經(不同特質的激勵人心法)》,香港:迎新,2003, 香港:基道,2013。
黎曦庭(Tim LaHaye),《勝過憂鬱》,陳逸群譯,香港:宣道,2001。
黎曦庭(Tim LaHaye),《屬靈的氣質》,鄺保羅譯,香港:天道書樓,2000。
若松亞紀,《孩子需要差別待遇~四型人格教養法》,劉愛夌譯, 臺北:日月文化,2015。
黎曦庭(Tim LaHaye),《氣質的更新》,毛麥寶琳譯,香港:宣道,2001。
查爾士·包宜(Charles F. Boyd),《孩子不同、需要不同》, 臺北:中國學園傳道會,1999。
週三 晚7:00–9:00(2學分)。上課地點:德和教會(同步遠距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