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首頁  | 台神首頁  | 台神研

2025-1線上課程 張雅惠-性格與心靈健康

 

性格與心靈健康 


Personality and Spiritual Health

課程介紹

1.    從深度心理學、類別學、人本等角度探討人的性格結構與發展,並從中學習自我認識的方法,促進自我成長。
2.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分析各學派性格心理學的人性觀。
3.    線上教學,以老師講授為主,活動體驗為輔。
4.    可應用在人際互動、交友擇偶、職涯探索等生活層面。
5.    課程內容包含TA、DISC、Holland code、人格九型、MBTI。

課程目標

介紹當代性格心理學現有的主要理論(學派),包括精神分析學派與新精神分析學派、人本學派、
特質學派、行為學派、認知學派等的主要觀點和涉及的議題。課程中每介紹一個學派,
也會針對該學派的性格測量和性格偏差以及該學派可能有的治療方式作介紹。
在此課程中也著重穿插介紹與該理論觀點相關的生命議題在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藉以說明其可以如何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促進我們日常生活的功能,以增進心靈(理)健康。

 

張雅惠 老師

政大心理系博士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研究所文學碩士班靈性諮商組/靈性照顧在職專班副教授兼主任

羅頌恩

 

課程要求

課堂參與:50%含隨堂作業與課後摘要
期末報告:50% 
針對性格與心靈健康收集文獻並撰寫專題,視修課人數而定是否要在課堂上口頭摘要報告,書面報告字數1000字(期末繳交)

教科書

老師自編講義為主要教材。

 

參考書目

1. 葉光輝(譯)(2018)。《性格心理學: 理論與研究(三版)》(原作者: L. A. Pervin & D. Cervone)。台北市:雙葉書廊。
2. 林信男(2022)。《在診療室遇見摩西:精神科醫師帶你探索隱藏在聖經裡的心靈祕密》。台北市:啟示出版社。
3. 張波麗、佘玉珠(2012)。《在愛中看見你我》。台北市:開學文化。
4. 瓊斯、巴特曼(2004)。《當代心理治療》。周文章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5. 安東尼貝特曼、傑瑞米霍姆斯(2017)。《當代精神分析導論》。樊雪梅、林玉華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社。
6. 大衛・里秋(2012)。《回歸真我—心理與靈性的整合指南》。台南市:啟示出版社。
7. 王天佑(2020)。《輕鬆學十六型》。台北市:榮益印刷。
8. 卡倫・荷妮(2019)。《我們內心的衝突》,李娟譯。新北市:小樹文化。
9. 阿德勒(2016)。《阿德勒談人性》。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10. 林鴻信主編(2013)。《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台北市:台大出版社。
11. 岸見一郎與古賀史健(2014)。《被討厭的勇氣》。台北市:究竟出版社。
12. 威廉・柯萬(2007)。《靈性心理學》。新北市:校園出版社。
13. 佛朗索瓦・勒洛爾與克里斯托夫・安德烈(2018)。《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歐瑜譯。新北市:一起來出版社。
14. 蓋瑞・麥金塔與山姆・利馬(2007)。《健康的領導力》。劉祖宇譯。台北市:道聲出版社,2007。

 

課程資訊

週五 晚6:40–9:30(3學分)。遠距教學上課。

點選查看更多

其他課程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