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以巴衝突的歷史淵源、現況與核心議題。 ●探討以巴衝突背後的宗教動機與影響。 ●伊斯蘭教的聖戰觀念是什麼?跟恐怖主義的關係。 ●認識伊斯蘭教的起源、教義、文化,如何影響了現代中東的政治版圖。 ●基督教錫安主義的出現,以及影響。 ●中東基督徒群體是如何出現的?他們的身份認同議題。 ●最後探討基督的教會,以及基督徒在此衝突中應扮演何種角色與使命。
本課程旨在為學員提供以巴衝突大背景下的不同面向的基礎認識,從宗教文化、政治局勢、 國際情勢等不同面向來了解此議題的複雜度,以及上帝在其中給基督徒、教會的使命與責任。 也透過課程安排,認識伊斯蘭教在今日世界的影響力與挑戰。 課程一大特色,邀請不同場域的專家和宣教士,來介紹學理上的知識,以及第一線接觸的情況, 機會十分難得。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博士 中華福音神學院證書科/現任輔仁大學宗教系兼任教師/台灣基督教穆鄰協會秘書長 專研伊斯蘭聖戰觀,著書《超越聖戰》一書,曾於約旦學習阿拉伯文,並到訪敘利亞、 黎巴嫩、科索沃等二十餘國
1) 課堂參與(25%):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老師互動。 2) 課堂出席(30%):上課點名。 3) 期末報告(30%):分組報告,每組選擇一本參考書目,做期末讀書報告(PPT),並交一份字數3000字以內的文字報告 4) 分組找新聞(15%):每週每組找一個與猶太、阿拉伯相關資訊
華特‧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梁偉業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7。
1.魏道思拉比,《猶太信仰之旅》,劉幸枝譯。台北:橄欖,2006。 2.亞歷斯.阿瓦德,《巴勒斯坦回憶錄:一位巴勒斯坦母親和她同胞的故事》 (電子書),老旭暉、李姮睿、鄭裕儀、關佩芬譯。香港:德慧,2025。 3.華特‧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梁偉業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7。 4.Ilan Pappé,《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方昱和譯。台北:商周,2022。 5.Noah Flug, Martin Schäuble,《認識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從古到今的紛爭》。王瑜君、王榮輝譯。台北:商周,2015。 6.Marc H. Ellis,《一個猶太人的反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烽火》。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23。 7.約阿咪,《以哈戰殤: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來自以色列平民的真實聲音》。台北:PCuSER電腦人文化,2024。 8.愛德華.薩依德,《遮蔽的伊斯蘭》,閻紀宇譯,台北:立緒,2002。 9.彭書穎,《超越聖戰:探索伊斯蘭吉哈德》,台北:風雲論壇,2014。 10.賈米勒.艾丁《揭開穆斯林世界:伊斯蘭共同體概念是如何形成的?》(電子書)。台北:台灣商務,2024。 11.卡拉.鮑爾,《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電子書),台北:八旗,2023。 12.三井美奈著,《伊斯蘭化的歐洲:歐洲正在「伊斯蘭化」嗎?這引起什麼樣的反彈?歐洲又如何因應?》李佳蓉譯,台北:光現,2017。 13.Mosab Hassan Yousef, Ron Brackin,《哈瑪斯之子》(電子書)。陸沛珩譯。台北:大塊文化,2013。
週三 晚6:40–9:30(2學分)。上課地點:雙連教會。
點選查看更多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