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以蘿特所著之《婦女教會》為主要的閱讀文本,邱凱莉老師將帶領同 學從女性的角度思考教會論的神學反思,並探討符合性別公義的禮拜儀式。 修課成員將被邀請思考教會不同的風貌,並探索新的禮拜實踐的可能性。 除了理論的探討以外,潘叡儀老師也將帶領同學做女性禮儀設計、設計符 合女性生命循環、與女性生活密切相關的靈修禱文與禮拜儀式,透過實際的 靈修與禮拜設計來體驗不同形式的禮拜,反思儀式對基督徒生命塑造的重要 性,並創造新的禮拜儀式來豐富禮拜生活。
1. 透過探討《婦女教會》對性╱別議題的觀點,認識基督教對性╱別議題的想法並做反思 。 2. 透過開放空間的課程對話,習與不同觀點的朋友對話。 3. 在個人生活中實踐教會對性別正義的要求。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博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碩士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院牧
1.出席課程並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討論 30% 2.期中口頭報告 30%(與期末報告做整合) 3.上課學習心得報告(2000-2500 字)(上課說明作業要求)40% 4.上課除非緊急事故或者課堂需要,禁止使用 FB、Line、Twitter、IG 等通訊軟體,違者每次扣期末總成績2分
Rosemary Radford Ruether. 《婦女教會—女性主義禮拜團體的神學與實踐》。李明玉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傳教師會,2000。
派翠西亞・庫妮・海瑟威 ( Patricia Cooney Hathaway)。《在哪裡找到天主?:女性的生命經驗與信仰》(Weaving Faith and Experience: A Woman’s Perspective)。朱怡康譯。台北市:光啟文化,2020。 詹秀音編。《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in God’s image選文》。林秀娟等譯。台中市:亞洲婦女資源中心,2022。
週二 晚6:40–9:30(3學分)。上課地點:濟南教會。(同步遠距教學)